第 9 章

    “茶,热腾腾的散茶,一文一碗,五文一壶咧!”

    “红薯、新鲜出炉的红薯。”

    “桂花饮、竹叶饮出锅咧!”

    “薄荷饮、沉香饮......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一位衣着干净的农妇站在繁华热闹的东京城内,左右望着各式各样的小摊,瞧花了眼。

    “娘子,来碗茶解解渴?”

    瞧着农妇一副进城采购累着、需要歇脚的样子,周围卖茶的摊贩开口招呼。

    “不了。”

    那农妇笑着摇摇头。

    她就住在东京城外不远处的村子里,平日里除了打理家中田产,就是帮城中布庄绣花、缝手帕。今日早早进城,除了给布庄交手帕。扯布给家里人做衣裳,还想喝碗饮子。

    她虽为城郊农户,但家中田产不少,自己也绣花赚些私房钱,平日里生活还算滋润,每隔几日的进城也都会来碗好吃的面、好喝的饮子。

    “紫苏饮、桂花饮......怎的没样新鲜的。”

    农妇瞧了圈周围的饮子,觉得有些腻了。

    正当她放弃购买,准备出城回家时,瞧见一小娘子推着一辆显眼的摊车经过。

    “酸梅汤、绿豆沙?”

    农妇被摊车招牌上的画吸引,看着那三两笔勾画出的红润酸梅汤、绵密绿豆沙,她不由得咽了咽口水。

    “年年有余饮子铺,第一次瞧见这个饮子铺咧!”

    农妇喝过的饮子不少,东京城内有名的、老口味、时兴的她都喝过,这个铺子倒是第一次见,名儿听着就很新奇。

    “小娘子,给我来碗酸梅汤。”

    农妇朝着祝余走了几步,上前攀谈起来。

    东京城内坊市分离,管理严格。

    城内多块区域以矮墙隔开,分为住人区——坊,和主商业贸易的市。

    坊间也会有零散日用、食品铺子开着,但各行商铺经营多划分在固定几个市内,地摊经营也是如此,由衙门统一管理,禁止城内出现胡乱摆摊、席地售卖的现象。

    因违反规定会有罚款,故而百姓和店家们都默认生意在固定的摊位上进行,

    祝余没想到出摊途中也会来生意,“娘子,实在是对不住,这儿不准停下来交易,一会儿衙门巡差该来罚钱咯!”

    她飞速瞧了眼面前人轻便的打扮,耐心解释道:“我的摊位就在前方东门,娘子可是要往东门去?不若同我走两步。”

    “害!瞧我这记性,竟忘了买卖的规矩。”

    农妇一拍脑门,跟在祝余身旁走着,“实在是小娘子售卖的饮子闻所未闻,瞧着美味可口,招人馋!”

    “娘子谬赞了,不过我家饮子确实酸甜可口。”祝余也扬声回应,“娘子今儿个赶上了,今日我家新上了款饮子名唤‘绿豆沙’,一会儿第一个给娘子尝!”

    农妇:“那感情好啊,小娘子这儿的饮子瞧着就不错......”

    这位意外来客很是自来熟,大嗓门让祝余本就吸睛的摊车更为引人注目,还未到地方经营的移动的摊车旁,竟破天荒围了不少人跟着走。

    “小娘子,你这饮子摊开在哪儿啊。”

    “酸梅汤?我听说过,似是十分不错的。”

    “绿豆沙......”

    简笔画产品图很是吸睛,加上祝余忍痛购买了颜料上色,浅浅基层叠加上色,更是将酸梅汤的清亮透红、绿豆汤的绿莹软烂跃然板上。

    过往来客瞧见即安利,一路上,祝余的小吃摊收获了许多目光和询问,她也借机宣传了一波。

    “是饮子摊,都是东京府最新的饮子。”

    “摊子固定在东城门南边的集散摊,对,城东衙门那块。”

    “实物比画上还诱人咧,您得空来摊上喝一碗。”

    “是,都是两文一碗!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来到摊位时,祝余身后已经跟着一大群客人,眼巴巴等着她收拾开摊。

    祝余的饮子摊第一回遇到这阵仗,到了地方气都没喘匀,便着手收拾。

    “客人们来得巧,今儿个有新饮子——绿豆沙,大伙都赏脸尝尝!”

    她手脚麻利,很快就摆好了摊子,拿出试喝专用的竹叶杯。

    一掀开盖子,绿豆的清香便扑了出来,钻进客人们的鼻腔里。

    “这味儿正!”

    “竟煮得这般软烂,跟粥似的。”

    “闻着确实不错,不知唱起来如何。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客人们七嘴八舌谈论着,双眼一刻不离盯着祝余动作的手。

    只见她拿出长柄汤勺,伸进绿豆沙中缓缓搅拌,随着勺子搅动,底层沉淀的软烂绿豆浮了起来,汤、沙分离的绿豆沙逐渐混合,成了客人们从未见过的新奇模样。

    搅拌均匀后,祝余一手拿勺、一手举杯,舀出第一杯绿豆沙。

    “娘子尝尝。”她递给第一个和她搭话的农妇,眼含期待等着她的反馈。

    农妇顶着羡慕的目光接过,心中也激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嗯——”绿豆沙一入口,她就忍不住含糊着发出赞叹。

    此名为“绿豆沙”的饮子入口细腻绵密,咽下去柔润爽喉。

    “好喝!”她砸吧着嘴,感受口腔的清甜和回甘。

    成了!

    祝余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轻松,手中继续分发绿豆沙。

    “这口感......如粥一般!”

    “比粥细腻软烂些,难怪起名为‘绿豆沙’。”

    “软烂清甜,给我来一碗!”

    “试喝不过瘾,我也来一碗!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如果说“酸梅汤”是饮子届的新品种,味道酸甜独特。那么“绿豆沙”便是完全颠覆了百姓们对于饮子的认知。

    还有这种饮子!绿豆竟还有这种做法!

    后世甜水的魅力无人能挡,绿豆沙一经出售就得到这么高水平的夸赞,让祝余信心满满。

    今后租了铺子,增加奶茶种类,那定是财源滚滚来!

    试喝过的客人们纷纷伸着手要买,祝余第一个接过一路跟来的农妇的钱。

    “14文?这位娘子您是要......”

    农妇拿出两个水囊,颇有些不好意思,“店家娘子,不知可否能帮我装进水囊中。这味儿太好喝了,我家在城外,想将两种饮子都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。”

    “自然可以!”祝余双眼闪光,满口答应。

    这可是个好思路啊!

    这时并没有便宜大碗的打包袋或杯子,客人们不管是喝茶还是其他饮子,用都都是店家提供的、反复使用的器皿,打包带走在这个行当几乎不存在。

    若像这位客人这般有携带的器皿,那么远在城西甚至是城郊的百姓的能尝到她的饮子。若是能有低成本的打包袋或打包杯,那将能开发更大的客源市场!

    得到灵感,祝余很是激动,对农妇的笑容更甜了几分。

    “客人这两袋要怎么分装?”

    农妇经常打包饮子带给家人,对此很有经验。

    “劳烦店家娘子俩饮子分装两袋水囊,水囊大致能装三碗。余下的两文钱,我在这儿喝一碗酸梅汤。”

    “好嘞!”

    祝余先给她盛了碗酸梅汤,然后迅速将两种饮子分灌进水囊里。

    其他客人看到有人自带水囊,对其能把这新鲜美味的饮子带回家很是羡慕。

    方才聊天时知道这儿很受欢迎,每日来早才能买得到,下回赶早定要带个水壶来!

    其他客人化羡慕为食欲,两种饮子都点了尝鲜。

    祝余的摊子开张即火爆,正午未至便忙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般红火的生意,让周围同是做饮子生意的店家很是眼热。

    一来就围了里三层外三成,这不没多久便卖光了?

    “瞧这热闹,祝娘子似是又出了新饮子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卖得也这般好,祝余最近活像被饮子仙点化了。”

    店家们再馋祝余的客流量,也只能眼巴巴瞧着,谁让自家捣鼓不出新鲜好喝的饮子呢?

    “哪来的饮子仙,小丫头片子运气好罢了。”

    周边饮子店家众多,有淡然的便有愤愤的。

    痦子张望着对面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摊子,咬着牙自顾自放狠话,“小小年纪不懂得人情世故,这般张扬吆喝,岂不是把我们的生意都抢了去,以后还想不想再这块儿混了!”

    痦子张这话,听得众店家们很是无语。这般红火的生意,大伙是很眼热,不过到底是人自己的本事,他们也认。

    痦子张吃相这般难看的,他们也是不屑。

    这条街因位置原因,卖饮子茶水的摊点便多了些,不过经过常年的面膜和变动,各家都有各家主推的茶和拿手饮子,东家桂花饮、西家竹叶饮、南家薄荷饮、北家沉香饮......大伙儿生意也是大差不差。

    祝余生意好是因为研制出了新的饮子,且味道纯正爽口。若因此便恨上或针对谁,对他们做生意的小老百姓来说,实在是吃饱了撑的。

    “她一个小姑娘,左右卖的不是老几样饮子,也不算抢了生意。”

    痦子张隔壁摊主听着像是在帮祝余说话,下一秒话头一转,出口的语言又似是而非起来。

    “不过,咱们街上喝饮子的人平日里也就这么多,都冲着她去了,咱们便少吃一口了。”

    他丝毫不提祝余今早从别处带来的新客,也刻意忽略祝余因生意好而收摊早,并不影响平日里午后方才出现的贩夫走卒。

    那人眼看着不少店家陷入思考,他又不怀好意地来了句,“这些饮子新鲜,谁卖都能挣钱。瞧她客人那么多,怕是每日都不够卖咧。”

    她忙不过来,客人又想花钱,那便又我们也卖点酸梅汤、绿豆沙,大伙儿有钱一起赚呗。

    瞧着不少店家被自己三两句说得蠢蠢欲动,那人内心很是得意。

    他才不似痦子张那蠢蛋那般冲动,就算是眼热想仿制祝余的饮子,他也不要做那几个被戳脊梁骨的出头鸟。

    酸梅汤、绿豆沙,听起来都不是什么难熬的饮子,放进饮子里熬煮的材料左不过就那十几样,多拿几种配着试试,总能熬出差不多的味儿。

    祝余摊前热热闹闹,人忙得是晕头转向。

    周围的饮子摊与之相比那是冷冷清清,这巨大的对比冲击,让不少摊主心思都活络了起来。

    除了离祝余摊子最近的蒋大娘。

新书推荐: [快穿]她恃宠而骄 【hp】中国獾獾的修学日常 泪先流 那年亦是浅 在你心尖肆意 越界 [排球]拐走乌野长女旭 靠举报男友,我月行一善赚奖金 [韩娱]缺德甜妹 无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