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之恒这个人,倒一点也名不副实,这才来几个月,突然就人间蒸发了。
那天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简蘅经常这么想。
陶跃然自然理解好友的心情,刚开始那几天,她一直试着宽慰简蘅。
“沈之恒那明显是喜欢你的啊,但是毕竟他爷爷走了,也要给点时间缓一缓。”
“沈之恒不是那样一走了之的人,应该有什么难言之隐,而且你不是说他爸是大坏蛋吗?那肯定最近也没时间没精力找你吧。”
简蘅成功被“大坏蛋”这个形容逗笑,但笑完后更多的是惆怅。
她当然是相信沈之恒的人品的,毕竟也认识了好几个月,只是有些担心。
疼爱他的沈爷爷走了,那沈父能将他带到哪去呢?他是不是又要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?
陶跃然以为她仍在伤心,连手带脚地比划着给她说了个故事。
“就你请假那天下午,第二次请假那天。”陶跃然顿了下,观察简蘅的脸色,“其实我也不知道那天你们两具体发生了啥,反正后来我从宿舍出来就一直听到有人在议论,好像是你妈妈来了?”
“嗯,”简蘅很平静,仿佛那件事没发生在她自己身上一样,“她那天来学校正好遇到我和沈之恒撑一把伞出去。”
陶跃然倒吸一口凉气,这才将江莲阿姨最近的一些过激反应联系起来。
“哎呀反正当时就是有很多人都看到了嘛,沈之恒篮球队的,前段时间刚夺冠,大家都认识她,你呢又是火箭班的,之前上过年级前五十的红榜,也有不少人面熟你,之前呢不知道你们两有交集,看到这一幕,大家都开始吃瓜嘛。”
陶跃然还记得当时的场景。
她向来磨磨蹭蹭出发晚,一路上风言风语钻进耳朵里,她急着赶路,只听了个大概,连主人公都没听明白。
“哎我也看到了,感觉她看起来很乖巧很听话,没想到竟也会早恋。”
“对啊,还是和沈之恒,咱们年级谁不知道沈之恒是花钱塞进来的,她又是火箭班的,怎么会看上沈之恒啊?”
“长得帅呗,”一女生嗤笑,“别看简蘅长得乖乖的,原来内心这么野。”
陶跃然听半天才捕捉到关键词,怎么又和简蘅有关了?
但和简蘅有关,陶跃然就不能坐视不理,立刻站出来,“胡说八道什么呢?什么叫长得乖乖的内心这么野,把你嘴巴放干净点!”
那女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下吓了一跳,但丝毫不示弱,“谁胡说八道了?中午在大门口沈之恒和简蘅手拉手一起打伞,大家可都看见了,简蘅妈妈都来了,敢做不敢被说啊?”
陶跃然被说得一脸懵,她一心想为简蘅说话,又不知道原来中午发生了这么多事,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击。
两人是在靠近楼梯口的班级吵起来的,正是上学的高峰期,人来人往的都被吸引得驻足,渐渐围得里三层外三层。
其实这个时候陶跃然已经不想再和这个女生继续吵下去了,快要上课不说,她也不想简蘅自己的事情被全校的人知道、议论。
但那个女生见她不说话,像印证了自己是正确的一般洋洋得意,开始持续输出,要拉上周围所有人和她站在一边。
“你再瞎说一句试试?”
沈之恒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,大家基本都认识他,自动让出一条道来。
陶跃然从来见过沈之恒这副表情,唇瓣抿成一条线,眉头微皱,眼神里透露着一股凌厉。
女生显然被沈之恒的气场震慑住,愣了好一会,但仍不服输般回击,“我凭什么不能说?我看你就是心虚才讲我瞎说!”
沈之恒冷笑一声,字字掷地有声,“你所受到的十几年的教育就是为了让你有能力在背后编排同学?学校真应该为有你这种学生感到耻辱。”
女生的脸青一阵白一阵,张嘴半天也蹦不出一个字来。
吃瓜群众都是墙头草,女生占上风的时候觉得女生有理,见沈之恒这样说又羞愧万分觉得自己刚刚也成为了“帮凶”。
沈之恒才不管他们到底是真羞愧还是听八卦,随手从教室门口拽了把椅子摔在地上,“谁再敢背后议论试试!”
--
其实不需要多么夸张的赘述,简蘅就已经可以想象到沈之恒当时的模样。
然而面对他的坦荡意气,她时常羞愧难当。
换做是自己,能不能也像这样做得这么好?
她不敢回答。
那天篮球赛,她见到了不少主动给沈之恒递水的,有的大大方方自我介绍,有的勇敢要联系方式。
她虽因沈之恒拒绝而窃喜,但其实也因他人的大方自洽而自愧。
如果自己可以不那么拧巴,或许就不会在他离开后感到这么遗憾了。
除了想念外,遗憾是她最常有的情绪。
江莲出奇地没有过多苛责她。
或许是因为沈爷爷走了,逝者为大;也或许是因为她的“心腹大患”已经离开。
简蘅顾不得去想到底是因为什么。
说来也奇怪,她好像立刻顿悟了什么是“浮躁”。
在感情上,因为诸多现实因素和性格的限制,她不敢也不能大大方方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,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。
那么在学习上、在自己人生上,她更要大步向前,勇敢去走自己想走的路。
或许之前,她在感情和学习两个方面左右摇摆、踌躇不前,既想处理好关系,又想成绩飞升,却又畏畏缩缩,止步不前。
看似每天做了很多事,其实完全没有沉下心去体会。
她为自己之前对皮平的不满而羞惭。
于是在学习上更加投入,随之得到的也是逐渐攀升的名次。
终于在寒假前的一模考试又重新考回年级五十名。
陈方烨期中考试后去了全日制补习机构,皮平为这件事还在班里开了个班会。
大意是总有同学本末倒置,把自己逼得太紧也不见得是好事。
简蘅内心很赞同。
陈方烨的期末排名年级第十一,和他平时没什么区别。
江莲得知后在家感叹了好几天,说是幸好当时没送简蘅也去那个什么“金榜”,又夸了简蘅好久,让她再往前冲一冲,看能不能冲上帝大和培华。
简蘅对此倒没什么所谓,她更想去东宁上大学,过年时难得拿到一天手机,简蘅了解了一下东宁的学校。
东宁大学在全国也首屈一指。
她在心里默默定下了目标。
除了了解学校外,简蘅守着□□守了一整天。
大年初一,互相道“新年快乐”的人有很多,简蘅也都礼貌地一一回应,但视线总是时不时落在置顶的消息条上,毫无动静。
上一次还是在询问她的伤口。
今夕是何年。
[桃桃汽水]:蘅蘅,你上线啦!
[桃桃汽水]:新年快乐!今年我们都要考入理想的学校!
[B612]:新年快乐呀桃桃!我们一起努力!
[桃桃汽水]:咦,你改昵称啦?
[桃桃汽水]:B612...你最近喜欢那个自拍软件了?
[B612]:...什么呀。
[B612]:这是《小王子》里那个星球的名字。
希望我也可以坚定地在自己的小星球里向前走。
[桃桃汽水]:哦原来是那个啊。
[桃桃汽水]:玩游戏不?我和张君郁他们约了一起玩。
玩游戏...
上一次还是在咖啡厅,和沈之恒一起。
[B612]:你们玩吧,我看会书去。
[桃桃汽水]:okok,开学见啦!
[B612]:拜拜,开学见哦。
开学其实也没几天了,安江一中高三寒假一共就十天,大年初八便正式上课了。
--
冬去春来,初夏踩着春天的尾巴也悄然而至,高考倒计时上的数字随着天气变热而越来越小。
简蘅的成绩基本稳定在年级前五十,江莲一直想让她往前冲一冲,她努力了,但优秀的人太多了,简蘅对现在的成绩已经很知足,并且她查过,应该能过东宁大学的分数线,够了。
高中生活以高考为圆满句号和分界线,明明前一天大家还是藏在厚重书籍后的学生,第二天就摇身一变,有的顶着一头亮眼的发色,有的抹了厚厚的粉底液,还有带着亮闪闪的耳环。
陶跃然则是集三者于一身,拍毕业照的时候直接惊艳所有人。
理箭班在毕业照后组织了班级聚餐,在折桂街附近的酒店包了个大厅,老师们同学们和家委会代表齐聚一堂,洋溢着高考后的轻松与欢快。
开席前,大家起哄着要皮平发言,皮平也乐呵呵举着杯站起来。
“很荣幸能和咱安江市最优秀的三十几位学生相处三年,这三年里有对不住大家的地方,哪里骂得狠了管得严了,都别往心里去啊,今后苟富贵,勿相忘。”
大家纷纷回答:“没有没有!”
夏朝宁起哄大声喊道;“老师,我们走到哪都不会忘记您的!”
大家纷纷笑起来。
皮平也笑;“虽然成绩还没出来,但我有信心,咱们班一定能够超越上一届,你们是我带过最优秀的一届学生!”
“谢谢老师!”不齐但响亮的声音响起,众人一起鼓掌举杯,敬师长也敬自己。
成绩出来前,简蘅和陶跃然出去玩了一趟,没怕家长们不放心,没跑远,去了南方的一个海边小城,那边生活节奏慢,权当度假。
陶跃然问简蘅想去的院校,简蘅依旧坚定回答东宁大学。
陶跃然有些惊讶;“我原本以为你会想冲一冲帝大和培华呢,不过东宁大学也是除了那两所之外最强的一批了,你是..为了沈之恒才决定去东宁的?”
她们已经很久没有提到这个名字了。
“我知道自己的能力,帝都和培华太难了。”简蘅顿了下,“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他的原因吧,你知道的,我向来没什么主见,寒假在家翻了一下去年的志愿书,发现东宁大学是我能力范围内能考的最好的学校,正好沈之恒也是东宁人,可以去感受一下他生活过的城市。”
简蘅又补充了一句,“其实我也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东宁。”
“你和之前不太一样了。”陶跃然突然说。
“哪里不一样?”
陶跃然想了想,“感觉内核不太一样了。”
简蘅笑;“怎么还整上这么高端的词了?”
“我一直都如此文采斐然啊,你不知道吗?”
陶跃然自恋地抛了个媚眼,两人笑作一团。
笑罢,陶跃然正色道,“就是觉得以前的你很乖,就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你肯定是那种好学生,当然现在你也拥有很多美好的品质,不过比之前要更有主见了。”
简蘅说;“好像是,好像又不是,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。之前我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,只是看大家都在上学,老师父母催着你考好,所以觉得我也应该这么做,当然现在我也没完全弄清楚,但我知道了我的人生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,所以想去什么学校、想选什么专业这些都该自己去思考,而不是仅仅听父母的。”
“说得好呀!蘅,其实我之前也有些质疑,沈之恒虽然人品好长得帅,但从成绩上看的确和你差太多了。不过现在看来,他真的给你带来了很好很大的改变。”
“希望我们都能长风破浪,霞光外丈。”
我们,我、陶跃然,还有沈之恒。
七月中旬,录取通知书承载着万千学子们的喜讯纷杳而来。
简蘅成功被东宁大学的中文系录取,东宁大学偏理,中文系分数线偏低,简蘅的分数仅刚达线,再加上她一直对看书也挺感兴趣,便这么报了。
学了之后才发现和爱看书完全不是一回事,光是文学理论就有那么厚一堆书要背,更别提各种文言文,好在她还挺擅长背书,对导师布置的阅读书籍也读得进去,大学里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,年年拿奖学金。
在实习选择中,简蘅顺利进入了全国有名的杂志社《无界》。
实习期间两周轮岗一次,想着下周就要去体育板块,简蘅打算花个周末好好补一补体育知识。
没想到,人还没去体育板块报道,带教老师就给她打电话,喊她紧急出差。